Drop Down MenusCSS Drop Down MenuPure CSS Dropdown Menu

【報紙專欄】遊雕人間董錫賢

從樂器模具製作到漂流木雕刻,雕出自己灑脫的性格,雕出自己的興趣愛好,更雕出對自然界的珍惜,他是一位素人雕刻家,幾經生涯轉折到投入漂流木雕,他是一位隨緣的人,他是董錫賢。


《大自然賜給我們的為何不好好珍惜?》
  幾經生涯的轉折,原本回鄉務農的他,後來經過亦師亦友的友人,讓他接觸雕刻,對曾經開發過模具的他而言很容易上手,沒想到就此深深地著迷與投入這項工作。在創作的過程中看見很稀有的形狀或是具有時代性的東西,令他非常著迷,經過幾番加工後的成品,作為擺飾也添加了生活幾分藝文色彩和美感。他認為,在尋找與製作的過程中,其實可以說是緣分,很多他認為珍貴的東西,都會讓他遇上,而喜歡他作品的朋友,也是很隨緣,看上了,不是隨緣價售出,就是直接贈送。而這當中讓他最大的感觸是,這些漂流木,看似已經沒有用處,經過琢磨後又有新的生命,更重要的是,在這漂流的過程,已經具備有它的故事存在,就像有些木頭,本身就有它的形體在,讓他體悟到,很多東西都是大自然賜予的,為什麼我們不好好珍惜呢?

《收藏的是一份故事》
  除了漂流木的雕刻以外,古物也是他非常喜歡收藏的項目之一,甚至在別人手上得到他眼中很珍貴的寶貝。有一次,他買下了一個小型的木製品,原售出者的老父親發現那樣東西不見的時候便想要回來,那是現代很少見的古式榨果汁機,造型有點像磨豆漿的石磨,卻是小巧可愛,上面還有菱角。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舊唱片、以前用的火鍋,還有小型的魚蝦籠跟過去的舊照片等,也許在別人看來只是過時的古物,還不至於是幾千年的古董,但他所收藏的是一份故事,收藏一個人物。
從一件自己雕塑出來的作品或是收藏別人的作品當中,就可以說一段它背後的故事,他記得某個人,或某些地方、有哪些過去、現在又是如何,就像一條無形的連結,把很多地方人、事、物都串連起來。

《雕塑出來的生活美》
  從這些當中對他的人生有很多的領悟,得到一份悠閒自在的生活,得到許多智慧,在步伐飛快的時代與忙碌生活裏頭,忽略了努力與投入過程的階段,在這裡,他找到了這份愉悅與成就感,一份親手投入雕塑出來的物品,及經過與其他作品拼湊出來的美,添加生活的色彩,也許你可以用錢就買到一件作品,但是少了投入過程所帶來的感情。
沒錯,就是一種生活美,你可以將這些作品為門口做些裝飾,為住宅多處多添些味道,自己賞心悅目以外,訪客也能感受到那種氛圍。

《價值由自己去定》
  作品或收藏的售出,都看在緣分上,他也認同到這一點,價格可以透過包裝的不同來訂定,也許擺在路邊牆角沒值多少錢,經過專業或品牌的包裝,可能價碼就翻好幾倍,但是當中的價值還是由自己去訂定。當中有一件毛筆形狀的作品,造型從小到大都有,它只不過是一個毛筆的雕塑,卻有人也會作為求事業與財運亨通的象徵,這就是文昌筆,一件物品由人去賦予它的意義,塑造一個意象與象徵,也許人們也會因此去努力,透過物件來寄予意念與期望,卻也反過來回饋在自己身上擁有這樣地力量。

《凡事不強求》

  無論是漂流木或是石頭,它都有本身的原型在,你看它像甚麼,你就朝這個感覺去雕塑,對教育也有這樣地對應認同,無論在學習階段或是職場階段,你去做你不願意做的事情,投入的動力就會被壓抑住,專業專長就無法發揮。也因為這份興趣跟隨緣的個性,他可以四處遊遍山水,擁有許多收藏,擁有許多創作,他可以告訴你這樣東西背後的故事,他也可以告訴你這些素材適合做甚麼用途,不適合做什麼用途,他只是擁有著一技之長的基本功夫,無論木材、竹材或其他素材都可以雕刻,作品都可以互相整合,把不被人珍惜的物品,轉成別人喜愛的收藏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